六十年来新中国外交布局的发展——对党代会政治报告的文本分析

被引:23
作者
张清敏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外交布局; 党代会政治报告; 外交战略;
D O I
10.13569/j.cnki.far.2009.04.007
中图分类号
D829 [中国外交史、对外关系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外交布局是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对与不同国家关系轻重缓急、先后顺序的安排,体现国家对外关系的定位和战略。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从八大到十一大,中国根据无产阶级的阶级观和国际观,在对外关系布局中始终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对被压迫民族的支持,第三是反对西方帝国主义。而从十二大到十七大,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不断调整,到本世纪初中国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的成熟、稳定的外交布局。随着对外关系布局的变化,中国对外交往的领域在扩展,内涵在丰富,以关系为导向的外交正在朝以功能和领域为导向的外交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M]. 人民出版社 , 赵紫阳报告, 1987
[2]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M]. 人民出版社 , 胡耀邦报告, 1982
[3]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全记录. 中共党史出版社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