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驱动力地幔蠕动热能聚散说的地热学研究

被引:2
作者
徐青
机构
[1] 中南工业大学
关键词
地热学研究; 地幔蠕动热能聚散; 驱动力;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3.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地热学的角度探讨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的驱动力地幔蠕动热能聚散的规律.以云南的大地热流研究为实例,论证了大地热漉、发幔热流高的地区壳体活动性强.认识壳体的活动性及地幔蠕动规律的关键在于正确分割大地热流,获得反映大地构造背景的地幔热流.地幔热流的变化是地幔蠕动的真实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陆碰撞造山带复合叠加型岩石圈热结构——以云南三江地区为例 [J].
徐青 ;
汪缉安 ;
汪集旸 .
地质论评, 1992, (06) :540-545
[2]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刍议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2, (01) :1-71
[3]   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1, (04) :273-290
[4]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6, (03) :239-271
[5]  
地热与石油[M]. 科学出版社 , 汪辑安等 著, 1985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velocity and radioactive heat production in crustal rocks: An exponential law[J] . Ladislaus Rybach.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8 (1-2)
[7]   RADIOACTIVE HEAT-PRODUCTION IN ROCKS AND ITS RELATION TO OTHER PETROPHYSICAL PARAMETERS [J].
RYBACH, L .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976, 114 (02) :30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