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效益动态比较分析

被引:13
作者
刘耀彬 [1 ,2 ]
张安军 [2 ]
机构
[1] 不详
[2]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3] 不详
[4]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效益比较; 煤炭城市; 中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产业结构变化率与变动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指数对中部地区煤炭城市的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横向动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部主要煤炭城市在近8年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率总体显著。(2)所有城市的第二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所在城市经济增速,而第三产业则慢于城市经济增速。(3)产业结构偏离度在1997—2007年整体在下降,但在近6年却呈缓慢上升态势。(4)偏离-份额指数显示中部各主要煤炭城市第二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占优,但对于第一与第三产业不同城市偏离效益表现不同;同时,各煤炭城市相应产业部门对所在城市经济区域的促进作用以及在产业区域经济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指数方面均存在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小煤炭城市产业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分析——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 [J].
武俊智 ;
上官铁梁 ;
许念 .
资源与产业, 2007, (02) :13-17
[2]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J]. 吴诗荣.财经政法资讯. 2006(05)
[3]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J]. 吴诗荣.财经政法资讯. 2006 (05)
[4]   河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以平顶山为例 [J].
李晔 ;
刘斌 ;
党耀国 .
河南科学, 2006, (03) :457-459
[5]   川东北七个地级市产业结构效益比较研究 [J].
蓝英 ;
王代敬 .
工业技术经济, 2005, (08) :92-96
[6]   大同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J].
杨同庆 ;
郑爱 ;
石琦 .
经济师, 2004, (09) :294-294
[7]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探讨 [J].
郭承龙 ;
张承谦 ;
郭慧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5-9
[8]   试论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J].
焦华富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2) :27-30
[9]   煤炭产业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J].
郁钟铭 ;
刘俊 ;
况礼澄 .
煤炭学报, 1997, (03) :104-109
[10]   我国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及对策 [J].
赵宇空 .
科技导报, 1992, (09) :4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