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台地北缘灯影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序列及成岩模式

被引:14
作者
翟永红
郭成贤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湖北荆沙,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成岩环境; 成岩序列; 成岩模式; 中扬子台地; 震旦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溶解、硅化、白云石化、压实-压溶和去白云石化作用等,详细研究了每种成岩作用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对孔隙形成、演化的影响。把研究区成岩环境划分为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海水成岩环境、混合水成岩环境、埋藏成岩环境和晚期表生成岩环境五大类.总结了每种成岩环境的成岩组构特征、成岩标志、δ18O和δC及微量元素Na+、Sr2+的分布规律。此外,还探讨了深水斜坡相粉-细晶白云岩和台地浅滩相颗粒白云岩的成岩演化序列与孔隙演化,最后概括出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扬子台地北缘灯影组白云岩研究 [J].
翟永红,郭成贤,郭建华,李建明,胡明毅,唐子军 .
矿物岩石, 1996, (03) :36-42
[2]   国外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J].
叶德胜 .
矿物岩石, 1985, (04) :106-114
[3]  
中、下扬子区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M].王英华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4]  
湖北省震旦纪岩相古地理.[M].瞿乐生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