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性能与微细观结构

被引:47
作者
龙广成
谢友均
王培铭
蒋正武
机构
[1]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3]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长沙
[4] 长沙
[5] 上海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性能; 微观结构; 细观结构; 模型;
D O I
10.14062/j.issn.0454-5648.2005.04.011
中图分类号
TU528 [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081304 ;
摘要
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的强度、动弹模量、气体渗透性、碳化以及长期热处理条件下的膨胀性等宏观性能。用压汞测孔仪、扫描电镜等现代微观手段分别研究了RPC的孔结构及微观形貌。分析了RPC的性能与微细观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细观结构模型。结果表明:RPC具有非常低的孔隙率,其气体渗透系数比传统混凝土的低1~2个数量级。经过21 d热处理后,其试样长度基本不产生膨胀。RPC优异的宏观性能得益于其致密、均匀的内部微观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56 / 4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 [J].
刘斯凤 ;
孙伟 ;
张云升 ;
李刚 .
工业建筑, 2002, (06) :1-3+11
[2]   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初步研究 [J].
曹峰 ;
覃维祖 .
工业建筑, 1999, (06) :42-44
[3]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 [J].
覃维祖 ;
曹峰 .
工业建筑, 1999, (04) :18-20
[4]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s[J] . J. Dugat,N. Roux,G. Bernier.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 1996 (4)
[5]  
Fibre toughening of MDF cement[J] . N. Mc. Alford,J. D. Birchal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