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涉罪分析与刑法规制

被引:10
作者
崔仕绣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犯罪; 刑法规制; 刑法谦抑性;
D O I
10.13624/j.cnki.jgupss.2018.04.019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重要金融创新形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和众筹三种发展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优化金融产业格局等方面的作用愈渐凸显。由于监管模式滞后,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刑事犯罪率激增,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秩序,以致刑法介入的必要性提升。但是,刑法的谦抑性、补充性要求其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时机和限度审慎且克制。应在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前提下,剖析该领域潜藏的刑事涉罪风险,健全信息共享和预警防范,加强风险自决和行业内控,提高行政、民事等前置法律的监管效能,完善刑事法律解释机制,规范互联网金融领域业务行为,共同维护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平稳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中的刑事犯罪风险及司法防控对策 [J].
顾海鸿 .
犯罪研究, 2017, (02) :94-103
[2]   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行为刑法规制论 [J].
刘宪权 .
法商研究, 2015, 32 (06) :61-71
[3]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刑法保护 [J].
刘宪权 .
学术月刊, 2015, 47 (07) :94-104
[4]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刑法规制和防范 [J].
黄凯东 ;
张建兵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5, 30 (02) :79-88
[5]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 [J].
刘宪权 .
法学家, 2014, (05) :77-91+178
[6]   发展中的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 [J].
毛玲玲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5) :4-9
[8]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1998, (06) :40-54
[9]  
2017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
[10]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刑事风险.[N].刘宪权;.解放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