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保甲组织结构分析

被引:3
作者
孙海泉
机构
[1] 中国社科院办公厅编辑
关键词
县衙; 村庄; 顺天府; 甲长; 保甲制度; 保甲制; 牌甲; 牌头; 州县; 保甲组织; 道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清代保甲制度是封建国家州县之下、直接统治乡里的基层组织制度。在清代以前,保甲制度虽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但都是作为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而存在的,是封建统治的最低起点。所谓“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正说明了封建社会从地方到中央塔式的政权结构。在清代,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引起的赋役制度的变化,使封建政权对地方基层社会中民众的统治与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要求采用一套相应的更详密的制度。清代保甲制度通过对人户与村庄的严格控制,强化着封建皇朝的统治根基。它的作用无非是“使天下之州县复分其治”。具体而言,就是要“统一诸村,听命于知县,而佐其化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