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从无区别对待到参与平等——对录取分数地区(民族)差异的宪法考量

被引:5
作者
王柱国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关键词
高考招生; 无区别对待; 补偿平等; 参与平等; 合宪的区别对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高考招生的无区别对待,即确立一个中立标准———考试分数来决定学生是否录取,虽然能够根除故意歧视,但不能消除事实歧视。而以消除事实歧视为目的的补偿平等、优先录取,只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不具有普遍意义。高考招生平等保障,应是与正义社会相契合的参与平等,社会各基本派系(如民族、地域)都应有适当比例的合格考生接受高等教育。这意味着,当无区别对待招生损害了正义社会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域因素在高考招生中就发挥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对大众型大学定位研究 [J].
叶巧先 ;
陈敏 .
教育与现代化, 2003, (01) :3-6
[2]   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等学校分类 [J].
陈敏 .
现代大学教育, 2002, (01) :64-68
[3]  
千万别冷落了地方高校[N]. 王保华.中国教育报. 2005 (004)
[4]  
中国宪法事例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韩大元主编, 2005
[5]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 2001
[6]  
政治自由主义[M]. 译林出版社 , (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 2000
[7]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J.)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