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1951—2008年中国西北干旱区降水时空变化及其趋势
被引:35
作者:
徐利岗
[1
,2
]
周宏飞
[1
]
杜历
[2
]
鲍子云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2] 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降水;
时空变异;
趋势分析;
Mann-Kendall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处生态脆弱区的中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响应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的量化研究极为重要,依据中国西北干旱区95个站点1951—2008年月降水资料,运用自然正交分解法(EOF)、Morlet小波分析、轮次分析、游程理论、极差分析、季节性指数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气候趋势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未来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降水场前4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61%,第一特征向量最高为48.53%,属"相间复杂"型,依据其荷载空间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北疆子区、南疆子区、河西子区、青海子区及内蒙古子区;西北干旱区及各子区降水存在9年及12年主周期;各地的极大丰水历时均小于极限枯水历时,单独丰水年的概率高于单独枯水年,连枯年的概率高于连丰年,干旱主要发生在新疆和河西地区;降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性,Hurst系数在0.629~0.845间波动;西北干旱区40.0%的地区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61%地区重现性指数大于0.7,降水年内分配的年际差异较小;86.3%地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20.0%通过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48.4%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增幅16.6~0.1mm/10a;11.6%地区呈减少趋势,减幅为5.2~0.3mm/10a。
引用
收藏
页码:724 / 734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