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晚中新世以来礁相地层中有孔虫动物群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25
作者
韩春瑞
孟祥营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有孔虫化石; 礁相; 生物相; 地层时代; 晚中新世; 西沙; 动物群; 动物区系;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0.02.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依据西琛1井和西永2井400m以上井段岩心样品中的有孔虫鉴定结果,将西沙礁相地层中的有孔虫分为6个组合段,并依据有孔虫带化石的分布对晚第三纪以来的地层时代进行了划分。并对研究西沙珊瑚礁发育与演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8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沙群岛“西永一井”有孔虫组合及该群岛珊瑚礁成因初探 [J].
秦国权 .
热带海洋, 1987, (03) :10-20+103
[2]   中国第四纪有孔虫动物群的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研究 [J].
林景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 (01) :1-15
[3]   南海北部肾鳞虫的绝灭和上新统与中新统的界线初探附视频 [J].
秦国权 .
海洋地质研究, 1981, (01) :93-100
[4]  
西沙群岛西永一井碳酸盐岩地层与微体古生物的初步研究[J]. 王崇友 ,何希贤 ,裘松余.石油实验地质. 19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