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被引:26
作者
王福生
金磊
雷周云
施红
洪卫国
徐东平
施明
蒋建东
汪悦
张冰
刘明旭
李跃旗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肿瘤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5; 趋化因子受体-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基因突变; 多态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HIV 1)感染相关的CCR5△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以 12 5 1例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 ,应用PCR、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 ,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CCR5△ 32等位基因突变 (均为杂合子基因型 ) ,突变频率为 0 .0 0 119,和西欧及美国白人相比 ,中国人群中CCR5△ 32基因突变频率极低 ,而CCR2 6 4I和SDF1 3’A基因突变频率相对较高 ,分别为 0 .2 0 0 2 3和 0 .2 872 3。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的CCR5△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特点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CCR5△ 32突变率低 ,中国汉族人群对性接触传播的HIV 1病毒 (R5 )株可能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国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的协同受体CCR5Δ32基因突变的初步检测 [J].
王福生 ;
蒋建东 ;
雷周云 ;
金磊 ;
徐东平 ;
汪悦 ;
施红 ;
张冰 ;
李跃旗 .
中华医学杂志, 2000, (04) :49-50
[2]  
人类遗传学.[M].(美)詹金斯(Jenkins;J.B.)著;刘国瑞;赵景春译;.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