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栓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和血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杨海燕
朱盼龙
王新志
机构
[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气虚血瘀型; 消栓胶囊;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6 [中药临床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消栓胶囊对缺血性中风(CIS)气虚血瘀型患者疗效和血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消栓胶囊对CIS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CIS气虚血瘀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消栓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消栓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栓(肠溶)胶囊0.4 g/次,3次.d-1,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检测血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消栓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消栓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消栓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CIS患者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来实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地龙的鲜品和干品可溶性蛋白及纤溶酶活性的对比研究 [J].
陈丽艳 ;
张迎 ;
綦菲 ;
宋芳婷 ;
王伟明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08) :89-92
[2]   口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 [J].
冯晓东 ;
闫秀丽 ;
宋小蕾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06) :265-266
[3]   川芎嗪对血小板活化钙信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J].
吴鸿 ;
阎赟梦 ;
高水波 ;
王振涛 ;
索红亮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04) :265-267
[5]   补阳还五汤干预代谢综合征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 [J].
崔翰博 ;
韩涛 ;
张东钰 ;
鞠翡翡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07) :173-175
[6]   补阳还五汤对老龄大鼠红细胞膜组分的影响 [J].
牛雯颖 ;
王鸣慧 ;
袁良杰 ;
韩翠翠 ;
姜广坤 ;
李志强 ;
肖洪彬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02) :125-128
[7]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27例 [J].
江志论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8) :230-231
[8]   中药复方促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J].
周岚 ;
梅晓云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6) :209-211+215
[9]   补阳还五汤联合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建的影响 [J].
王海涛 ;
杨明峰 ;
曹晓岚 ;
孙保亮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3) :132-135
[10]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56例 [J].
王恒 ;
施志琴 ;
张汉新 ;
麻志恒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09) :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