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活性对窒息围产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

被引:8
作者
皇甫琴
机构
[1]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窒息; 心肌酶; 心电图; 心肌损害;
D O I
10.13404/j.cnki.cjbhh.2005.06.040
中图分类号
R714.7 [围产期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心肌酶活性及心电图变化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设对照组35例。窒息组89例,其中重度窒息48例,轻度窒息41例。分别于入院后24h内抽股静脉血2ml,8h内检测血清中LDH、HDBH、CK、CK-MB酶的活性。其中窒息组65例作了EKS检查,对照组18例作了心电图检查。结果对照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两两相比心肌酶活性差异均十分显著(P<0.01),并与窒息程度相关。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窒息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5),但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肌酶升高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尤其是CK-MB可作为围产期窒息后心肌损伤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对判断预后及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多巴胺佐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 [J].
马占敏 ;
焦喜涛 ;
张长军 ;
于凤琴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2, (05) :498-499
[2]   26例新生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 [J].
赵冠中 ;
王润林 .
临床儿科杂志, 1998, (02) :95-96
[3]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J].
虞人杰 ;
李黎 ;
汤泽中 ;
李涛 ;
苏瑞杰 ;
庞琳 ;
孙艳玲 .
中华儿科杂志, 1997, (03) :27-30
[4]   CK-MB试剂盒研制和临床应用八年的评价 [J].
许绍辉 ;
王爱华 ;
杨宗岳 ;
于嘉屏 ;
顾军 ;
密庆梅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1, (04) :206-207
[5]  
Ischemic papillary musclc necrosis in stressed newbow infants. Domclly wll.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