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冷涡的“气候效应”及其对梅雨的影响

被引:74
作者
何金海 [1 ]
吴志伟 [2 ]
江志红 [1 ]
苗春生 [1 ]
韩桂荣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关键词
东北冷涡; 气候效应; 梅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北冷涡是东亚中高纬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尽管其时间尺度为天气尺度,但是频繁的东北冷涡活动具有显著的“气候效应”.这种“气候效应”不仅会影响东北地区对流层低层的月平均气温,而且对东亚地区梅雨期降水也具有影响作用.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冷涡的“气候效应”及其与东亚梅雨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梅雨期东北冷涡和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东北冷涡越强,梅雨量很可能偏多,东北冷涡越弱,梅雨量很可能偏少;东北冷涡强年,东北冷涡引导北方“干冷”空气南侵,与低层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在梅雨区北缘交汇,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在上升运动的触发下,最终导致梅雨量偏多,东北冷涡弱年情况正好相反;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可能是导致梅雨期东北冷涡异常的因素之一,夏季的海陆热力对比对东北冷涡起着促进作用,而冬季的热力对比对东北冷涡起着抑制作用.所有这些为东北冷涡和梅雨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803 / 28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近50年东北冷涡异常特征及其与前汛期华南降水的关系分析 [J].
苗春生 ;
吴志伟 ;
何金海 ;
池艳珍 .
大气科学 , 2006, (06) :1249-1256
[2]   近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特征对比分析 [J].
吴志伟 ;
江志红 ;
何金海 .
大气科学, 2006, (03) :391-401
[3]   东亚夏季风爆发和北进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西太平洋热状态的关系 [J].
黄荣辉 ;
顾雷 ;
徐予红 ;
张启龙 ;
吴尚森 ;
曹杰 .
大气科学, 2005, (01) :20-36
[4]   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型”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 [J].
徐祥德 ;
陶诗言 ;
王继志 ;
陈联寿 ;
周丽 ;
王秀荣 .
气象学报, 2002, (03) :257-266+385
[5]   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气象学报, 1998, (02) :72-84
[6]   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分析研究 [J].
孙力 .
大气科学, 1997, (03)
[7]   降水对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邻域响应 I.数值模拟 [J].
吴国雄,刘还珠 .
大气科学, 1995, (04) :422-434
[8]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J].
竺可桢 .
地理学报, 1934, (01) :1-27+197
[9]  
Ju Jianhua,Lü Junmei,Cao Jie,Ren Juzhang.Possible impacts of the arctic oscillation on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in East Asia[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