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机遇、挑战与反思

被引:8
作者
贾可卿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网络; 意识形态; 传播; 疏导;
D O I
10.16029/j.cnki.1008-410x.2014.06.010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拓展了意识形态的辐射空间,推动了意识形态的即时应变,隐匿了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丰富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更新了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网络消蚀了意识形态的教化责任,催化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分立,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外来威胁,增强了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意识形态传播的力量主要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多数意识形态分歧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非敌我矛盾,管理网络意识形态的有效办法是疏导而非删堵,互联网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而非意识形态本身,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互联网政治学.[M].(英) 查德威克; 著.华夏出版社.2010,
[2]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苏)瓦·亚·苏霍姆林斯基(В.А.Сухомлинский)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未来之路.[M].(美)比尔·盖茨(BillGates)等著;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  
数字化生存.[M].(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
[5]  
权力的转移.[M].(美)托夫勒(Toffler;A.)著;刘红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