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分布

被引:39
作者
张永兴 [1 ,2 ]
陈林 [1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平动模式; 非极限状态;
D O I
10.15951/j.tmgcxb.2011.04.002
中图分类号
TU432 [土压力、抗力];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改进库仑极限平衡理论,用于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的研究,认为挡土墙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所产生。在该滑动楔体上沿竖向取水平薄层作为微分单元体,通过作用在单元体上力的平衡条件,建立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基本方程,并结合整个滑楔体的力矩平衡条件,由此得到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和挡土墙位移比的侧土压力系数,将其用于水平微分单元法求解刚性挡土墙平移模式下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得到挡土墙土压力和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分析填土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和挡土墙位移比对土侧压力系数、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影响,并与模型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另外,通过探讨位移比对挡土墙倾覆力矩的影响,认为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平动模式下刚性挡土墙主动非极限状态时的抗倾覆稳定性偏于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挡土墙被动土压力分布与被动侧压力系数 [J].
王元战 ;
李珊珊 ;
李新国 .
中国港湾建设, 2006, (04) :9-12
[2]   刚性挡土墙非线性主动土压力分析 [J].
王仕传 ;
凌建明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02) :242-244+275
[3]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与侧压力系数 [J].
王元战 ;
李新国 ;
陈楠楠 .
岩土力学, 2005, (07) :1019-1022
[4]   关于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问题 [J].
王元战 ;
黄长虹 .
港工技术, 2003, (02) :22-27
[5]   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研究 [J].
李永刚 .
岩土力学, 2003, (02) :273-276
[6]   墙体绕基础转动情况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 [J].
王元战 ;
李蔚 ;
黄长虹 .
岩土工程学报, 2003, (02) :208-211
[7]  
不同位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D]. 龚慈.浙江大学 2005
[8]  
散粒体结构力学[M]. 中国铁道出版社[苏]克莱因(Г·К·Клейн) 著, 1983
[9]   STATIC EARTH PRESSURES WITH VARIOUS WALL MOVEMENTS [J].
FANG, YS ;
ISHIBASHI, I .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ASCE, 1986, 112 (03) :317-333
[10]  
Earth pressuresunder general wall movements. FANG Y S,CHENG F P,CHEN R C,et al. Journal of GeotechnicalEngineering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