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

被引:85
作者
牟传龙
谭钦银
余谦
王立全
王瑞华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上二叠统; 长兴组; 生物礁; 成礁模式; 川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北地区在地表露头上目前发现的长兴组生物礁以盘龙洞、通江铁厂河和羊鼓洞生物礁为代表。野外和室内综合研究表明:盘龙洞生物礁发育完好,生长有大量骨架岩,而羊鼓洞生物礁骨架岩几乎不发育,以障积岩为主夹少量粘结岩;盘龙洞骨架间充填物为生物碎屑和砂屑为主,泥晶灰泥很少,而羊鼓洞以生物碎屑和方解石灰泥为主;盘龙洞生物礁普遍发生了白云岩化,而羊鼓洞白云岩化极其微弱。通过盘龙洞与羊鼓洞生物礁对比研究,认为两者非同时形成,羊鼓洞生物礁早于盘龙洞,生物礁有由台地向盆地迁移趋势,其成礁模式为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型缓坡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四川宣汉盘龙洞晚二叠世生物礁古油藏剖面序列 [J].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立全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3) :60-64
[2]   四川宣汉盘龙洞晚二叠世生物礁古油藏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J].
牟传龙 ;
谭钦银 ;
王立全 ;
余谦 ;
马永生 ;
李国雄 ;
赖升华 ;
郭彤楼 .
地质论评, 2003, (03) :315-315
[3]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 [J].
王兴志 ;
张帆 ;
马青 ;
杨满平 ;
王一刚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沉积学报, 2002, (02) :249-254
[4]   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再认识 [J].
范嘉松 ;
吴亚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12-18
[5]   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形成机理 [J].
王一刚 ;
张静 ;
杨雨 ;
刘划一 ;
余晓锋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1) :145-152
[6]   四川华蓥山涧水沟上二叠统生物礁 [J].
王生海 ;
强子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2) :147-154+238
[7]   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控储层的形成 [J].
吴熙纯 ;
刘效曾 ;
杨仲伦 ;
陈心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0, (03) :283-297+351
[8]  
上扬子台地晚二叠世生物礁相地质.[M].朱同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9]  
中国生物礁与油气.[M].范嘉松主编;.海洋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