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范式冲突与融合

被引:9
作者
张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
关键词
课程范式; 经验自然主义; 人本主义课程; 非理性; 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 课程理论; 社会改造主义; 重建主义; 要素主义; 泰勒原理;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美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3 [教材研究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正> 引言:研究课程理论的困惑与出路 大凡从事课程理论研究都很难回避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一般的教育哲学观与具体的课程主张(核心是课程开发的主张)之关系的问题。教育哲学与课程研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有的教育哲学流派(如分析教育哲学)虽然蔚为壮观、影响深远,但其课程主张却是极为零散的;有的课程观点(如泰勒原理)虽然在课程研究中具有主导地位,但其教育哲学观却极为复杂以至于引起旷日持久的争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活动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理论探究 [J].
张华 .
外国教育资料, 1996, (01) :55-61+49
[2]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陆有铨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3]  
现代哲学观念.[M].谢龙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学校理科课程论.[M].(日)伊藤信隆著;邢清泉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