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元俞”、“膀胱俞”传入神经元与膀胱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及联系(经穴脏腑相关-足太阳膀胱经研究)

被引:47
作者
陶之理
任文庆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神经解剖室!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神经解剖室!北京
关键词
膀胱; 关元俞; 膀胱俞; 脊神经节; HRP法;
D O I
10.13702/j.1000-0607.1995.04.005
中图分类号
R245.3 [针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兔30只,分为三组。第一组10只,将10%HRP80微升注入“关元俞”,观察其传入神经元的节段分布;第二组10只,将10%HRP80微升注入“膀胱俞”,观察其传入神经元的节段分布;第三组10只,将10%HRP100微升注入膀胱壁内,观察其传入神经元的节段分布。“关元俞”穴位的传入神经元的节段为腰1-骶5脊神经节,“膀胱俞”穴位的传入神经元节段为腰2-骶5脊神经节,膀胱的传入神经元节段为胸12-尾1脊神经节。从上述结果可以证实,膀胱传入神经元节段与“关元俞’、“膀胱俞”两穴位传入神经元节段相互重叠9个节段,即腰2-骶5。这些重叠与交汇的形态学观察证实了当针灸这两穴位时传入神经元将刺激传至脊髓并可经上行束至丘脑进行整合,对膀胱机能进行调整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些实验可初步用神经解剖学方法阐明针刺“关元俞”、“膀胱俞”治疗泌尿系疾患的机理,也为经穴脏腑相关学说提供了形态学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追溯周缘神经联系法(资料综述) [J].
陶之理 .
针刺研究, 1980, (04) :317-324
[2]  
针灸学简编[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研究院 编,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