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天然气聚集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探讨

被引:3
作者
洪峰
宋岩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天然气资源; 生储盖组合; 深部断层; 砂岩体; 生气凹陷; 分布; 特征; 控制; 因素; (气聚集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天然气的聚集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根据天然气的分布特征、构造条件、生储盖组合和气的成因类型,可划分4个气聚集带:西部气聚集带,主要发育自生自储生物甲烷气藏或低熟油型气藏;汪家屯气聚集带,气源充足多样,断裂发育,已发现煤成气藏和无机成因气藏;朝阳沟—长春岭气聚集带,以煤成气为主,兼有低熟油型气藏;东南隆起气聚集带,主要发育下生上储煤成气藏,亦发育侏罗系自生自储气藏和无机成因气藏。这些气聚集带的形成主要受生气凹陷位置、砂体发育部位和深大断裂发育程度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96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三肇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分析 [J].
谭保祥,侯德艳,林景晔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1) :1-4+83
[2]   松辽盆地浅层气藏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J].
许运新 ;
谭保祥 ;
杨明杰 ;
王渝明 .
天然气工业, 1995, (01) :13-17+108
[3]  
中国生物气中烷烃组分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鉴别标志[J]. 戴金星,陈英.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3)
[4]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地区油气藏形成地质条件研究 [J].
郭彧 ;
高善平 ;
牛成 ;
郑虎臣 ;
李纯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3) :322-331
[5]   双段式分布在杏山—莺山断陷煤型气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J].
徐树宝 ;
窦立荣 ;
郭焦峰 ;
来永润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2, (02) :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