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育种体制比较谈种业体制改革

被引:7
作者
贺利云
机构
[1]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育种体制; 科研评价机制; 转化机制; 知识产权;
D O I
10.19462/j.cnki.1671-895x.2014.05.004
中图分类号
F324.6 [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F3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育种体制制约了当前种业的发展,本文比较中美在育种分工、育种投入、育种评价、育种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育种科研成果转化机制5方面的差距,并提出将公共育种定位于"基础创新者、填空补漏者,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将公共育种和商业育种分开,加大基因工程、前育种等基础研究比重,减少应用性研究投资比重,科学设置科研考评指标,健全公共财政资助开发的农业科研成果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完善各种形式的科研转化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完善种业监管 保证粮食安全 [J].
贺利云 .
中国种业, 2010, (08) :8-11
[2]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变化及其与国际比较 [J].
胡瑞法 ;
时宽玉 ;
崔永伟 ;
黄季焜 .
中国软科学, 2007, (02) :53-58+65
[3]   论育种体制的改革与种子产业的发展 [J].
佟屏亚 .
中国种业, 2003, (09) :1-2+4
[4]   美国农业科研体系及成果产业化 [J].
邹学校 .
湖南农业科学, 2002, (04) :1-3
[5]  
Iowa state university:national plant breeding study: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devoted to plant breed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94 (special report 98,1996) .2 http://www.ers.usda.gov/data/plantbreeding/Plant%20Breeding.pdf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