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旱地连作春小麦产量动态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研究

被引:4
作者
胡伟 [1 ]
李军 [1 ]
王学春 [1 ]
蒋斌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关键词
春小麦; 旱地; 连作; 施肥; 土壤有效含水量;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宁南旱区降水的变化特征,明确有利于土壤水分可持续利用的合理施肥水平,在数据库组建的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定量模拟研究了宁南半干旱区固原和半干旱偏旱区海原1960~2000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春小麦的产量变化及其与深层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1960~2000年间宁南地区降水量呈波动性下降趋势;(2)宁南旱地连作春小麦产量以及麦田7 m土层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均随降水量变化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在模拟初期1~3年土壤干燥化趋势十分强烈,此后长期在较低水平上随降水量的变化而波动;(3)随肥力水平的提高和春小麦连作年限的延长,宁南旱地连作春小麦田土壤干层逐年加深和加厚,在6~11年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土壤干层。固原连作春小麦适宜的施肥量范围为N 60~90 kg/ha和P2O530~45 kg/ha,海原适宜的施肥范围为N 0~60 kg/ha和P2O50~30 kg/ha。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EPIC模型中土壤氮磷运转和作物营养的数学模拟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2) :166-173
[2]   黄土高原旱地小麦多年定位施用化肥的产量效应分析 [J].
郝明德 ;
王旭刚 ;
党廷辉 ;
李丽霞 ;
高长青 .
作物学报, 2004, (11) :1108-1112
[3]   黄土高原旱塬地冬小麦水分生产潜力与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研究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738-746
[4]   黄土高原地区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8) :21-26
[5]   EPIC模型中农田水分运移与利用的数学模拟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2) :72-75
[6]   黄土区旱塬农田生产力提高对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 [J].
黄明斌 ;
党廷辉 ;
李玉山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50-54
[7]   应用EPIC模型计算黄土塬区作物生产潜力的初步尝试 [J].
王宗明 ;
梁银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481-487
[8]   旱作高产田产量波动性和土壤干燥化 [J].
李玉山 .
土壤学报, 2001, (03) :353-356
[9]   黄土塬区旱作农田高生产力的水分环境效应与产量波动性 [J].
董翠云 ;
黄明斌 ;
李玉山 .
土壤与环境, 2000, (03) :204-206
[10]   施肥和密度对春小麦产量根系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刘忠民 ;
山仑 ;
邓西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8, (01)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