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模拟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发芽能力的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2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邹崇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桂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子;
模拟干旱胁迫;
耐旱性;
配合力分析;
双列杂交;
发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择7个干旱胁迫下发芽能力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将亲本及F1代种子在10%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芽,测定相对单株鲜重、相对茎长、相对成苗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活力指数,用GriffingI方法对发芽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方差在42个组合间各性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在42个组合间除了相对活力指数外的各性状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中双9号上述6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分别为0.0656、0.0708、0.1185、0.1048、0.1096和0.0861;中双6号一般配合力效应虽然不高,但其组合中双6号×西农长角和中双6号×中双10号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是耐旱性较强的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744 / 17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J].
杨春杰
;
张学昆
;
邹崇顺
;
程勇
;
郑普英
;
李桂英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4)
:425-4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崇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程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桂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2]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J].
邹晓芬
;
邹小云
;
宋来强
;
张建模
;
熊任香
;
余瑞新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02)
:1-4

邹晓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邹小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宋来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张建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熊任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余瑞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3]
玉米抗旱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J].
王金召
;
韩燕丽
;
贾耀军
;
乔旭
;
张明友
;
刘软枝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09)
:12-14

王金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韩燕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贾耀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乔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张明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刘软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4]
洞庭湖区油菜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减灾避灾对策
[J].
戴清明
;
吕爱钦
;
何维君
;
谢年保
;
陈欣
;
张志远
;
匡朝凌
;
瞿科
.
作物研究,
2006, (01)
:60-63+65

戴清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汉寿县农业局 汉寿县农业局

吕爱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汉寿县气象局 汉寿县农业局

何维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汉寿县农业局 汉寿县农业局

谢年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汉寿县农业局 汉寿县农业局

陈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汉寿县农业局 汉寿县农业局

张志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汉寿县农业局 汉寿县农业局

匡朝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汉寿县农业局 汉寿县农业局

瞿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汉寿县农业局 汉寿县农业局
[5]
干旱指标及其在浙江省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J].
樊高峰
;
苗长明
;
毛裕定
.
气象,
2006, (02)
:70-74

樊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气候中心

苗长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气候中心

毛裕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气候中心
[6]
安徽省油菜主要气象灾害与防御技术对策
[J].
邢君
;
费俊杰
;
杨建群
;
刘磊
.
安徽农学通报,
2004, (04)
:28-46

邢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费俊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杨建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刘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7]
试用配合力进行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的划分
[J].
刘炜
;
李自超
;
史延丽
;
马洪文
;
王坚
;
张洪亮
.
作物学报,
2004, (01)
:66-7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自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宁夏永宁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北京,宁夏永宁,宁夏永宁,宁夏永宁,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宁夏永宁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北京,宁夏永宁,宁夏永宁,宁夏永宁,北京

张洪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宁夏永宁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北京,宁夏永宁,宁夏永宁,宁夏永宁,北京
[8]
甘蓝型油菜新优质不育系及恢复系品质与配合力分析
[J].
刘绚霞
;
董振生
;
刘创社
;
董军刚
.
西北农业学报,
2002, (02)
:86-89

刘绚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董振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刘创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董军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9]
不同水分条件下硼对油菜营养生理的影响
[J].
方益华
;
杨玉爱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 (03)
:53-56+61

方益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浙江杭州

杨玉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浙江杭州
[10]
玉米自交系两种配合力在杂种一代的表现
[J].
张向群
.
作物学报,
1987, (02)
:135-142

张向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