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Ⅱ.沧口潮间带

被引:8
作者
范振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潮间带; 软体动物; 主要类群; 潮汐带; 生物群落; 沙蚕科; 中潮带; 潮间带生态学; 腔肠动物; 沧口; 栖息密度; 潮间带生物; 多毛类; 中国绿螂; 大头蛏; 胶州湾; 胶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沧口潮间带的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的数量变动等问题。 该潮间带可分为三个带。(1)高潮带:有两个群落,即圆球鼓窗蟹群落和中国绿螂-双齿围蚕群羝;(2)中潮带:确三个群落,即蓝蛤-日本大眼蟹群落,蛤仔-蓝蛤群落和蛤仔-(?)氏肌蛤群落;(3)低潮带:以蛤仔-滩栖蛇尾群落为主。 本文还对潮间带生物群落合成种类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Marine Benthic Diversity: A Comparative Study[J] . Howard L. Sanders.The American Naturalist . 1968 (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