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被引:1106
作者
竺可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欧洲; 方志; 雪线; 初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零平衡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前言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沈括(公元1030—1094年)、刘献廷(公元1648—1695年)对于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无常,早有怀疑,由于他们拿不出很多实质性的事实以资佐证,所以后人未曾多加注意。直到现世纪二十年代,"五四"运动即反帝反封建运动之后,中国开始产生了一种新的革命精神:一部分先进分子引入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革命斗争;在这种新形势下,近代科学也受到推动和扩展,例如应用科学方法进行考古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38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乌鲁木齐河上游第四纪冰川与冰后期气候波动 [J].
杨怀仁 ;
邱淑彰 .
地理学报, 1965, (03) :194-211
[2]   五年来的中国冰川学、冻土学与干旱区水文研究 [J].
施雅风 .
科学通报, 1964, (03) :218-225
[3]   中国天山现代冰川作用研究 [J].
许世远 .
地理学报, 1963, (04) :310-330
[4]   前清北京之气象纪录 [J].
竺可桢 .
气象杂志, 1936, (02) :65-68
[5]  
Temperature trends in England; 1698–1957.[J].Gordon Manley.Archiv für Meteorologie; Geophysik und Bioklimatologie Serie B.1959, 3
[6]  
农业气候服务手册....1959,
[7]  
..清仇士鳌;.《杜少陵集评注》卷十.,
[8]  
西安半坡.[M].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63,
[9]  
北半球冬季阻塞形势的研.[M].叶笃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62,
[10]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图集.[M].卢其尧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