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研究

被引:17
作者
陈洪友 [1 ]
盛跃颖 [2 ]
屠丽红 [1 ]
宋元君 [1 ]
张曦 [1 ]
陈敏 [1 ]
机构
[1]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tdh; tr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为了解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人源株和食源株的优势血清型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从上海市15个区(县)腹泻患者和食品监测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dh和trh基因。结果显示,854株副溶血性弧菌中,88.1%为血清可分型,89.8%为产毒株。O3∶K6、O4∶K8、O1∶K25、O4∶K68、O4∶K9、O1∶K36、O3∶K29为上海地区可分型人源株的优势血清型(93.8%),其中O3∶K6最多,达56.2%。副溶血性弧菌全部分离株的月份分布显示出聚集趋势,7~8月为高峰期。O4∶K9和O1∶K36血清型菌株的月份分布与其他优势血清型菌株不同,未表现出明显聚集趋势。食源株无明显优势血清型,且与人源株分布不同。人源株产毒株构成(95.6%)高于食源株(5.5%)。人源株优势血清型产毒株构成(99.9%)高于非优势血清型(71.1%)。血清可分型人源株的tdh携带率(97.5%)高于不可分型人源株(67.6%),血清可分型人源株的trh携带率(0.8%)低于不可分型人源株(42.6%)。结果提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分布与历史数据相比变化较大,血清型与毒力基因携带呈一定程度关联,且人源株与食源株在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携带上具有分离现象。因此,在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检测中应充分考虑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2009—2012年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研究 [J].
张红芝 ;
顾其芳 ;
刘诚 ;
刘玥 ;
於颖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3, 25 (04) :363-366
[2]   2008—2010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J].
褚发军 ;
冉陆 ;
马莉 ;
林羡华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04) :387-390
[3]   2010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现状分析 [J].
周浩 ;
张静 .
疾病监测, 2012, 27 (03) :184-187
[4]   2008年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 [J].
刘弘 ;
陆屹 ;
高围溦 ;
陆冬磊 ;
段胜钢 ;
吴春峰 ;
邢之慧 ;
袁微嘉 ;
秦璐昕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 23 (02) :126-131
[5]   上海市腹泻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 [J].
顾宝柯 ;
金汇明 ;
李生 ;
林亚萍 ;
周廷魁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0, (09) :414-415+419
[6]   上海地区副溶血弧菌血清分型状况研究 [J].
王茵茵 ;
黄晓哲 ;
王月琴 ;
席曼芳 .
中国公共卫生, 1992, (07) :289-290
[7]   副溶血性弧菌的菌型分布调查及K组合血清的简易分型研究 [J].
陆广珍 ;
李湘弟 ;
王茵茵 ;
王刚毅 ;
王月琴 ;
尤锡根 .
上海医学, 1986, (07) :410-413
[8]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cell biology and pathogenicity determinants[J] . Christopher A. Broberg,Thomas J. Calder,Kim Orth.Microbes and Infection . 2011 (12)
[9]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total and 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Chesapeake Bay oysters and waters [J].
Parveen, Salina ;
Hettiarachchi, Kumidini A. ;
Bowers, John C. ;
Jones, Jessica L. ;
Tamplin, Mark L. ;
McKay, Rusty ;
Beatty, William ;
Brohawn, Kathy ;
DaSilva, Ligia V. ;
DePaola, Angelo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08, 128 (02) :354-361
[10]  
Detection of total and hemolysin-producing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shellfish using multiplex PCR amplification of tl , tdh and trh[J] . Asim K. Bej,Donald P. Patterson,Cynthia W. Brasher,Michael C.L. Vickery,Daniel D. Jones,Charles A. Kaysner.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