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对土壤中环境激素铅的吸收效应及污染防治

被引:6
作者
匡少平
张书圣
机构
[1] 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
[2] 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 山东青岛
[3] 山东青岛
关键词
环境激素; 重金属污染; 铅(Pb); 土壤; 植物效应; 环境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玉米等作物对土壤中环境激素铅的吸收效应及污染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铅时(0—4000mg·kg-1),基本没有观察到铅对水稻、玉米的毒害病症,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宏观影响。但微区调查揭示,水稻和玉米对土壤中的铅具有强烈的吸收性,并可残留在作物的各个部位,且吸收量随土壤中铅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根系的吸收性最强,是秸秆、籽实的几十至几千倍,表明作物根系为秸秆、籽实对铅的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屏障。运用根系对土壤中铅的特殊吸收性,可以在铅污染的土壤区通过自然作物栽培,并将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清除的方法,来逐渐达到环境土壤修复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