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及成因

被引:14
作者
欧洋铭
白若男
朱国宇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成都市; 水资源承载力; 驱动因子; 生态足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成都市2000年-2009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以明确其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近年来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受水文情势的影响波动性较大,各年份水资源承载力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5;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增加,各足迹账户中,农业用水比重最大,生态用水比重最小,工业用水量处于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成都市水资源在2006年、2007年、2009年三年出现了生态赤字,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之比为1.16、1.06、1.29;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在逐年下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口和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是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影响因子。从总量上来说,成都市基本能满足需水总量的要求,但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水利设施不足等,成都市水资源可开发空间逐渐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研究 [J].
方国华 ;
罗乾 ;
黄显峰 ;
闫轲 ;
闻昕 ;
周健 .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29 (10) :12-14
[2]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估 [J].
常文娟 ;
梁忠民 ;
戴昌军 ;
管光明 .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29 (08) :4-6
[3]   重庆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J].
王文国 ;
龚久平 ;
青鹏 ;
潘科 ;
胡启春 .
生态经济, 2011, (07) :159-162
[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J].
陈梁 ;
梁川 ;
李杰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0, 8 (04) :44-47+57
[5]   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与分析 [J].
李培月 ;
钱会 ;
吴健华 ;
魏亚妮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0, 8 (01) :69-71
[6]   福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J].
卞羽 ;
洪伟 ;
陈燕 ;
吴承祯 ;
范海兰 ;
李键 ;
陈灿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0, 30 (01) :1-5
[7]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区域发展可持续性评估——以重庆市为例 [J].
杨柳 ;
张明举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7 (06) :17-20
[8]   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J].
谭秀娟 ;
郑钦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559-3568
[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杨平 ;
易卫华 ;
邓沐平 .
广东水利水电, 2008, (09) :19-22+26
[10]   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熊升银 ;
苟兴才 .
经济研究导刊, 2008, (09) :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