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生态-区位”的都市区粮田布局方法

被引:9
作者
任艳敏 [1 ,2 ]
唐秀美 [1 ]
刘玉 [1 ]
缑武龙 [3 ]
贾正雷 [3 ]
机构
[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3]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粮田; 基本农田; 空间布局; 评价; 平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一定规模的粮田对保障都市区粮食供应、营造城市景观等具有重大意义。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依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要求,首先提取允许建设区内的基本农田作为粮田优先划入区;其次,以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粮食生产能力、生态安全能力和区位条件3方面构建评价模型,对优先划入区外的耕地图斑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定量评价结果,最终确定平谷区粮田空间布局。结果表明:平谷区优先划入区的粮田面积为1 427.26 hm2,占区域耕地总面积的11.62%,主要分布在平谷县城与各镇中心周边;基于综合评价分值将优先划入区外的耕地划分为适宜划入区、储备划入区和不宜划入区3种类型,其中,适宜划入区主要分布在平谷县城东侧的地势平坦区域,并与优先划入区构成平谷区粮田的首选区域;储备划入区作为粮田储备可选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城的西部和南部乡镇;而不宜划入区空间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地形坡度较大的县城北部地区。由此形成的"生产-生态-区位"三位一体的都市区粮田布局方法可为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粮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