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多样性遗传分析与稻瘟病控制(英文)

被引:33
作者
朱有勇
孙雁
王云月
李炎
何月秋
何霞红
Christopher C.Mundt
Tom W.Mew
Hei Leung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多样性;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稻瘟病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435.11 [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以 2个籼型杂交稻———汕优 6 3(A)和汕优 2 2 (B)、2个地方糯稻品种———黄壳糯 (C)和紫糯 (D)和 3个粳稻品种———合系 4 1(E)、楚粳 12 (F)和 812 6 (G)为材料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ResistanceGeneAnalogue ,RGA)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杂交稻品种间以及粳稻品种间的抗性遗传较为相似 ,其相似系数分别为 0 86和 0 84。糯稻品种间以及糯稻、杂交稻和粳稻间的抗性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系数为 0 4 5。聚类分析表明 ,RGA结果与品种的系谱来源相吻合 ,与品种的田间抗性基本一致。根据品种的抗性遗传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在云南籼稻区的建水和石屏县以及温暖粳稻区的泸西县分别选用 5种 (A/C、A/D、B/C、B/D和A/B)和 2种 (E/C和E/F/G)不同的品种组合进行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抗性遗传差异大 (相似性 :0 4 5~ 0 77)的 5个品种混合间栽组合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是在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5 4 4 7%~ 92 18% ;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性 :0 84~ 0 90 )的 2个混栽组合混栽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在 15 12 %~ 2 5 5 4 %。此外 ,品种抗性遗传和株高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07 / 7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品种抗病性持久度的估测(Ⅰ) [J].
曾士迈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3) :3-13
[2]   我国北方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J].
凌忠专 ;
王久林 ;
李梅芳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7-13
[3]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
[4]  
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曾士迈,张树榛著, 1998
[5]  
云南稻作. 蒋志农. 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