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油4AB选育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通强
黄泽素
田筑萍
机构
[1]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3] 贵州大学图书馆 贵州贵阳
[4] 贵州贵阳
关键词
油菜; 黔油4AB; 不育系选育; 育性遗传; 主要性状; 杂优育种;
D O I
10.15958/j.cnki.sdnyswxb.2003.02.003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低芥酸不育系S45A与油研2号测交,再经回交和连续兄妹交保持,进行定向培育而成的黔油4AB,属双低高蛋白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其育性分明、不育性稳定而彻底;不育性靠兄妹交保持,不育株保持后代不育株率为50%左右;不育性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该不育系具有恢复源广,植株综合性状优良;芥酸含量(0 43%)和硫甙含量(29 2μmol/g)较低,蛋白质含量(26 29%)和含油量(39 00%)较高等优点。是开展油菜杂优育种的优良不育系。利用该不育系已育成三高(高产、高蛋白、高油)两低(低芥酸、低硫甙)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选育的遗传研究 [J].
李殿荣 ;
夏永真 .
作物研究, 1990, (03) :20-26
[2]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的遗传研究 [J].
侯国佐 ;
王华 ;
张瑞茂 .
中国油料, 1990, (02) :9-13
[3]   油菜品种双向鉴定循回整理法的应用效果 [J].
田筑萍 ;
邵明波 ;
白俊霞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01) :1-4
[4]   论油菜的起源进化与雄性不育三系选育 [J].
傅廷栋 .
中国油料, 1989, (01) :9-12
[5]   甘蓝型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J].
潘涛 ;
曾凡亚 ;
吴书惠 ;
赵云 .
中国油料, 1988, (03) :7-10
[6]  
中国国际油菜科学讨论会论文选[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方光华主编, 1991
[7]  
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傅廷栋主编, 2000
[8]   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系黔油2AB的选育 [J].
王通强 ;
田筑萍 ;
黄泽素 ;
魏忠芬 ;
邵明波 .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05) :14-18
[9]   油菜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I.甘蓝型油菜品种繁种保纯技术——油菜品种双向鉴定循回整理法 [J].
王通强 .
贵州农业科学, 2000, (06) :6-8
[10]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规律探讨及其应用 [J].
李树林 ;
钱玉秀 ;
吴志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85, (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