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城市刺槐梓木混交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被引:9
作者
曹娟 [1 ]
田大伦 [1 ,2 ]
闫文德 [1 ,3 ]
宁晓波 [4 ]
康文星 [1 ,2 ]
邓湘雯 [1 ,3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3]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 贵州省林业厅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地区; 刺槐; 梓木; 混交林; 生物量; 碳储量;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1.05.034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样地调查与标准木收获法,研究了贵州贵阳市城市刺槐+梓木混交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结果表明:刺槐的单株生物量为58.819kg,其中树干为31.511kg,占整株生物量的53.57%;梓木单株生物量为43.966kg,树干为18.504kg,占整株生物量的42.09%;混交林中刺槐的生物量为33.350t.hm-2,梓木的生物量为50.297t.hm-2,梓木生物量是刺槐的1.6倍;刺槐和梓木2个树种各器官含碳率在48.25%~59.13%之间,且均以树干的含碳率最高;刺槐梓木混交林中,林分植被的碳储量为51.384t.hm-2。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森林碳汇功能估算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高述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08
[2]  
北京森林碳储量研究.[D].张萍.北京林业大学.2009, 10
[3]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研究 [J].
林文锋 ;
林狄显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3 (05) :19-21
[4]   我国北方岩溶研究的形势和任务 [J].
袁道先 .
中国岩溶, 2010, (03) :219-221
[5]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及其意义 [J].
程安云 ;
王世杰 ;
李阳兵 ;
白晓永 ;
倪雪波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2) :15-23
[6]   湖南4种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研究 [J].
肖英 ;
刘思华 ;
王光军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 33 (01) :124-128
[7]   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杨树器官含碳率分析 [J].
李春平 ;
吴斌 ;
张宇清 ;
耿相国 ;
刘运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02) :74-78
[8]   新形势下我国岩溶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J].
袁道先 .
中国岩溶, 2009, (04) :329-331
[9]   桤木×杉木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J].
陈小月 .
江西林业科技, 2009, (01) :14-17
[10]   贵州喀斯特山地近自然人工造林技术 [J].
杨瑞 ;
喻理飞 ;
祝小科 .
林业实用技术, 2009, (02)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