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

被引:46
作者
沈荣华 [1 ]
鹿斌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
[2] 苏州大学
关键词
枢纽型社会组织; 个人理性; 行动逻辑; 制度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政府职能转变与转移过程中,作为政府职能重要接盘手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同类、同质、同域中社会组织的领军者,是社会力量集体行动的组织载体,具有整合性、联结性、引领性与培育性等正向价值。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严进入、宽监督"、"重管理、轻整合"、"强权力、弱权利"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组织理性成长缓慢、个人理性缺失,其中,个人理性是造成集体行动困境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对枢纽型社会组织进行进一步制度建构。要使枢纽型社会组织成长并走向成熟,关键在于适度调整个人理性、协调制度合法性与改革合理性的融合、环境指标与绩效分析的统一以及构建政府干预与内部监督的制度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集体行动的逻辑[M] (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 格致出版社 2011,
[2]  
新公共服务[M] (美) 登哈特; (美) 登哈特;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  
行动者与系统[M] (法) 克罗齐耶 (Crozier;M.) ; (法) 费埃德伯格 (Friedberg;E.) ;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  
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M] (美)罗伯特·A.达尔(RobertA.Dahl)著;周军华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5]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张维迎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6]  
大分裂[M] (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刘榜离;王胜利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7]  
社会的构成[M]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 三联书店 1998,
[8]  
后资本主义社会[M] (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著;张星岩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9]  
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 [美]希尔斯曼(Hilsman;R·) 著;曹大鹏 译 商务印书馆 1986,
[10]  
大趋势[M] [美]奈斯比特(J·Naisbitt) 著;梅艳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