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冷冻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尼莫地平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立华
杨于嘉
刘运生
何正文
秦天森
马建荣
陶永光
曹美鸿
机构:
[1]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来源:
关键词:
冷冻伤,脑水肿,伊文思兰,游离钙离子,尼莫地平,Ca2+-ATP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7 [脑积水、脑脓肿];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冷冻伤性脑水肿不同时间脑组织伊文思兰(EB)、突触体内[Ca2+]i及Ca2+-ATP酶活性变化与脑含水量变化之间的规律,以探讨冷冻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和类型。方法干湿法测定脑组织水分含量,甲酰胺法测定EB含量,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突触体内[Ca2+]i,微量定磷法测定线粒体Ca2+-ATP酶活性。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研究其对EB含量、[Ca2+]i、Ca2+-ATP酶活性和脑水肿的影响。结果冷冻伤后30分钟即已发生Ca2+超载,伴随Ca2+-ATP酶活性下降及脑组织水分含量及EB含量增加。尼莫地平治疗后EB含量和[Ca2+]i明显下降,而Ca2+-ATP酶活性明显恢复,脑水肿明显减轻。结论BBB的通透性增加和细胞内钙通道开放,钙离子浓度超载在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冷冻伤性脑水肿在早期既有细胞毒性脑水肿,又有血管源性脑水肿,即混合性脑水肿。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