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径迹法对兰坪盆地构造热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李小明
谭凯旋
龚革联
龚文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 贵阳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构造热演化; 成矿作用; 兰坪盆地; 磷灰石;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0.02.009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兰坪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与哀牢山推覆体之间 ,内有丰富的金属矿床与盐类矿床 ,大部分是新生代形成的 ,且大多为低温热液矿床。裂变径迹法对兰坪盆地构造热演化与成矿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盆地自中生代以来 ,至少经历了三次构造热事件 ,出现了三次成矿作用过程 ,成矿作用是由盆地西缘向中央地带逐渐发展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兰坪三山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J].
田洪亮 .
云南地质, 1998, (02) :83-86+88-90
[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事件研究 [J].
孙少华 ;
李小明 ;
龚革联 ;
刘顺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3) :306-309
[3]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新进展 [J].
王世成 .
核技术, 1996, (10) :577-580
[4]  
滇西地洼构造与成矿[M].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尹汉辉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