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对根际土壤有益功能细菌群、酶活性和肥力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戴莲 [1 ]
李会娜 [1 ]
蒋智林 [2 ]
万方浩 [1 ]
刘万学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紫茎泽兰; 有益微生物菌群; 土壤肥力; 土壤酶;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2.021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紫茎泽兰不同入侵阶段下的实地采样,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入侵地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和土壤酶活性以及肥力的影响。发现除了全磷、全钾以外,重度入侵土壤的功能菌数量、酶活性、土壤肥力都要显著高于其它土壤区系。根际土中有机磷细菌差异最显著,其重度入侵土中的含量是轻度入侵土中含量的3.0倍,是当地植物土中含量的1.8倍,是空白地区含量的22.2倍。同时,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酶活与土壤肥力的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自生固氮菌与全氮相关性最明显,为0.922。外来植物对入侵地的影响是其入侵力和生态系统可入侵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紫茎泽兰入侵提高了土壤功能菌种群和土壤酶活,从而使土壤肥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可能促进其养分转化吸收,提高种群竞争力。本文为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Invasive mechanism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J]. WAN FangHao1, LIU WanXue1, GUO JianYing1, QIANG Sheng2, LI BaoPing2, WANG JinJun3, YANG GuoQing1, NIU HongBang1, GUI FuRong1, HUANG WenKun1, JIANG ZhiLin1 & WANG WenQi3 1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3K
[2]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牛红榜 ;
刘万学 ;
万方浩 .
生态学报, 2007, (07) :3051-3060
[3]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丁晖 ;
徐海根 ;
刘志磊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02) :29-32+75
[4]   羊草草原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 [J].
王娟 ;
谷雪景 ;
赵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934-938
[5]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J].
陈慧丽 ;
李玉娟 ;
李博 ;
陈家宽 ;
吴纪华 .
生物多样性, 2005, (06) :86-96
[6]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J].
陆建忠 ;
裘伟 ;
陈家宽 ;
李博 .
生物多样性, 2005, (04) :347-356
[7]   黄竹侵入对热带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J].
薛敬意 ;
唐建维 ;
沙丽清 ;
孟盈 ;
黄建国 ;
郭贤明 ;
刀建红 ;
段文贵 ;
段文勇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5) :27-31
[8]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 [J].
万方浩 ;
郭建英 ;
王德辉 .
生物多样性, 2002, (01) :119-125
[9]   植物外来种入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J].
彭少麟 ;
向言词 .
生态学报, 1999, (04) :560-568
[10]   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J].
强胜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04) :36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