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16
作者
王秋兵
段迎秋
魏忠义
韩春兰
孔令苏
窦立珠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土壤; 有机碳; 地统计; GIS; 空间变异;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9.02.011
中图分类号
S153.62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沈阳市城区土壤(0~10cm)有机碳(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态碳和碳黑)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绘制了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各项指标均符合偏态分布,经过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变异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都为线性模型,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态有机碳和碳黑都具有强烈的空间变异性(C0与C0+C的比值分别为98.1%、100%、97.1%、99.0%),空间自相关距离分别为16.861km、21.805km,15.010km,18.735km。其中颗粒态碳表现出纯块金效应,不具有空间相关性。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随机性因素(人类活动等)引起。所得结果可为城郊土壤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城市环境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郊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J].
梁中龙 ;
袁中友 ;
林兴通 ;
范秀丹 .
土壤通报, 2006, (03) :417-421
[2]   黑龙江省双城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J].
刘慧屿 ;
魏丹 ;
汪景宽 ;
李双异 ;
迟凤琴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195-199
[3]   农田黑土有机质和速效氮磷不同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J].
赵军 ;
刘焕军 ;
隋跃宇 ;
张兴义 ;
孟凯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1) :41-44+62
[4]   地统计学在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J].
李亮亮 ;
依艳丽 ;
凌国鑫 ;
王甦 .
土壤通报, 2005, (02) :265-268
[5]   干旱荒漠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 [J].
黄元仿 ;
周志宇 ;
苑小勇 ;
张红艳 .
生态学报, 2004, (12) :2776-2781
[6]   沈阳市苏家屯区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J].
姜勇 ;
张玉革 ;
梁文举 ;
闻大中 ;
陈文波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0) :1673-1676
[7]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李克让 ;
朱松丽 ;
黄方红 .
地理学报, 2000, (05) :533-544
[8]   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的影响 [J].
李凌浩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4) :13-15
[9]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初步研究 [J].
雷志栋 ;
杨诗秀 ;
许志荣 ;
G.瓦肖尔 .
水利学报, 1985, (09) :10-21
[10]  
辽宁土壤[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贾文锦 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