镎、钚、锶在黄土地下水中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展适
周文斌
钱天伟
武贵斌
李满根
机构
[1] 东华理工学院
[2]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关键词
镎; 钚; 锶; 浅地层埋藏处置; 存在形式; 水-岩作用; EQ3/6程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9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合中国的浅地层处置方针和现场实际情况 ,采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 /6模拟研究了核素镎、钚、锶在浅地层埋藏条件下黄土地下水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其中包括核素在黄土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地下水 黄土相互作用条件下核素存在形式的变化规律和次生矿物的生成种类和顺序等。研究结果表明 :1 )在现场地下水中核素的存在形式为 :镎以NpO2 +为主 ,次为NpO2 CO3- 、NpO2 OH(aq) ,分别占73 .88%、1 9.72 %和 5 .86%。钚以Pu(OH) 5- 占绝对优势 (99.68% ) ;锶的存在形式以Sr2 +为主 ,占94.84%。 2 )水 岩作用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在地下水中加入研究浓度的核素镎、钚后 ,瞬间将生成NpO2和PuO2 沉淀 ,同时还将生成一系列其它矿物的沉淀 ,主要有赤铁矿、绿泥石及磷灰石等。地下水 黄土相互作用过程中溶液中镎的浓度和存在形式变化表现为突变 ,在反应的初始阶段以NpO2 +为主 ,占95 .3 7% ,反应进行约半小时左右时 ,镎的存在形式突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瞬间转变为以Np(OH) 5- 为主 ,且含量占 99.1 6% ,但体系的pH值并没有发生突然的改变。地下水 黄土相互作用过程中钚的存在形式的变化基本上遵循渐变的规律。由反应初期以PuO2 +为主 ,次为Pu(OH) 5- ,逐渐过渡到Pu(OH) 5- 、Pu3+和PuSO4 +共存 ,到反应后期则以Pu(OH) 5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元素镎、钚存在形式的模拟研究.[A].周文斌;张展适;.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1999,
  • [2] 90Sr、237Np、238Pu和241Am在含水层中迁移的模拟实验
    郭择德
    李书绅
    邓安
    杨端节
    程金茹
    刘力
    [J]. 辐射防护, 2003, (01) : 19 - 25
  • [3] 无机胶体对超铀核素的存在形态影响的研究
    史英霞
    郭亮天
    李书绅
    [J]. 辐射防护, 2002, (03) : 157 - 162
  • [4] Np,Pu在地下水和工程屏障平衡水中的形态计算研究
    崔安熙
    郭亮天
    范智文
    孙庆红
    [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01, (01) : 23 - 29
  • [5] 镎、钚在处置区的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
    张展适
    周文斌
    施小平
    [J]. 辐射防护通讯, 2000, (06) : 21 - 25
  • [6] 85Sr、134Cs和60Co在黄土中吸附和迁移的研究
    李祯堂
    陈式
    王辉
    游志均
    山本忠利
    小川弘道
    武部慎一
    田中忠夫
    [J]. 辐射防护, 2000, (Z1) : 68 - 73
  • [7] 黄土包气带中放射性核素迁移的现场试验
    郭择德
    王志明
    李书绅
    姜钢
    黄庆春
    杨端节
    田中忠夫
    向井雅之
    神山秀雄
    [J]. 辐射防护, 2000, (Z1) : 21 - 30
  • [8]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浅地层处置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李书绅
    王志明
    郭择德
    李祯堂
    赵英杰
    李盛芳
    神山秀雄
    山本忠利
    武部慎一
    小川弘道
    田中忠夫
    向井雅之
    [J]. 辐射防护, 2000, (Z1) : 2 - 20
  • [9] 85Sr在黄土包气带中的迁移
    王志明
    李书绅
    郭择德
    杨月娥
    王金生
    [J]. 辐射防护, 2000, (Z1) : 32 - 35+61
  • [10] 锶在包气带迁移的“双峰”分布机理探讨
    李书绅
    王志明
    赵英杰
    李宽良
    于乃琇
    李锡钧
    [J]. 辐射防护, 2000, (Z1) : 82 -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