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一次灾害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2
作者
崔永跃 [1 ]
陈小婷 [2 ]
郭立峰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 陕西省气象台
[3]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暴雨; 高低空急流; 天气过程; 陕西;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4.06.008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实况资料和NECP资料、雷达资料对陕西省2010年8月18-25日的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分析以及物理量场的诊断,寻找此次暴雨特征,以期对提高今后的暴雨预报有所帮助。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发生在良好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伴随着副高先北上后南落,贝加尔湖槽区底部冷空气不断南下,冷暖空气交汇的位置逐渐由北向南移,陕西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降水过程。高、低空的有利配置及相互作用,对该次暴雨过程的产生有着很大影响。偏南低空急流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假相当位温高值区和水汽通量散度最大辐合中心与暴雨的落区有很好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天气尺度扰动流场对区域暴雨的指示能力 [J].
钱维宏 ;
单晓龙 ;
朱亚芬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5) :1513-1522
[2]   西北地区东部一次持续性暴雨环流特征分析 [J].
郭大梅 ;
方建刚 ;
李萍云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1) :6566-6570
[3]   中国1951~2000年特大暴雨气候特征 [J].
陈朝基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3) :1605-1606
[4]   近43a惠州市强降水和洪涝的气候特征分析 [J].
李明华 ;
张子凡 ;
郭琳晶 ;
杨柳 .
暴雨灾害, 2010, 29 (04) :381-385
[5]   湖北省2008年7月20—23日暴雨洪涝特征及灾害影响 [J].
陈正洪 ;
李兰 ;
刘敏 ;
向华 ;
邵末兰 ;
韦惠红 ;
毛以伟 ;
王海军 .
暴雨灾害, 2009, 28 (04) :345-348
[6]   张家界“6.8”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J].
梁明增 ;
黄骏 ;
许丽华 ;
朱金菊 .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9) :284-287
[7]   吉林省单站暴雨特征分析及评估方法 [J].
袭祝香 ;
孙力 ;
刘实 .
气象科学, 2009, 29 (02) :2230-2234
[8]   梅雨锋引发的“03.7”特大暴雨雷达回波分析 [J].
黄小玉 ;
姚蓉 ;
叶成志 ;
陈媛 ;
曾向红 ;
杨秀文 .
气象, 2008, (08) :45-50+133
[9]   2005年6月华南暴雨期间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过程分析 [J].
司东 ;
温敏 ;
徐海明 ;
何金海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2) :169-175
[10]   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环流背景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 [J].
王黎娟 ;
管兆勇 ;
何金海 .
气象科学, 2008,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