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最优碳税与国际减排合作

被引:9
作者
蔡宏波 [1 ]
石嘉骐 [1 ]
王伟尧 [1 ]
宋小宁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不详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 技术创新; 碳税; 国际合作;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3.02.001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两国减排博弈拓展了Weber和Neuhoff(2010)的一国环境经济模型,进而探讨了非合作和合作两种情形下,具有不同技术创新水平时各国最优碳税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技术创新削弱了碳税之于减排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国际合作减排的动力,而技术差距越大,合作意愿越小。当两国减排责任接近或者存在合作补偿的情况下,容易形成福利增进、达成减排合作。这为我国进一步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充实南南减排合作,从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研究——基于进出口隐含CO排放的视角 [J].
傅京燕 ;
张珊珊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8) :110-121
[2]   多边贸易体制视角下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分析 [J].
彭水军 ;
张文城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 (03) :5-15
[3]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 [J].
潘家华 ;
陈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83-98+206
[4]   Instrument choic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endogenous [J].
Fischer, C ;
Parry, IWH ;
Pizer, WA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3, 45 (03) :52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