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进步法的配套立法问题──对科学技术进步法与其他基本法的关系的解读

被引:5
作者
易继明
杨素娟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科技进步法; 配套立法; 互动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本文认为,研究科技进步法的配套立法问题,首先应对科技的主体性有相当的认识,从而才能确立科技进步法的基本原则或价值取向;而只有在此基础价值层面上,科技进步法才能与其他基本法形成互动关系。文章认为,我国科技进步法应确立三大基本原则,即促进科技进步原则、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原则、科学研究自由原则。在这三大价值目标的基础之上,科技进步法与其他基本法形成互动关系:一方面,传统部门法需要科技进步法来应对现代科技对它们的冲击;另一方面,科技进步法的配套和完善需要其他部门法综合调整,即价值同构、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2]  
民商法论丛.[M].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
[3]  
科学技术进步法论.[M].罗玉中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美)R.H.科斯(Coase;R.H.)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中国科学技术法律知识全书.[M].杨炳芝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6]  
科学知识进化论.[M].纪树立 编译.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