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转育后代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杨长举
杨志慧
胡建芳
何光存
舒理慧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2]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
[3]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 武汉
[4] 武汉
关键词
野生稻; 栽培稻; 转育后代; 褐飞虱; 抗虫性;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9.03.002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107份栽培稻/野生稻高世代品系及86个药用野生稻栽培稻回交F1,再生苗进行了苗期抗褐飞虱鉴定,对64个品系进行了孕穗期抗性鉴定,并初步观察了野生稻转育后代的苗期拒虫性及孕穗期抗生性等。结果表明,野生稻抗虫基因已导入某些杂交品系,B5、B2、B3、B6、B10、B11、B12、B13、B14、B15、B7、B8在苗期表现高抗,在孕穗期表现中抗,抗性水平比对照抗性品种IR36高;B2F3-52、B2F3-53在苗期和孕穗期都表现中抗;N1-1、N2-1、N6-1、V14-1、N16-1品系在苗期表现抗至中抗,但在孕穗期却表现感至高感。稻蔸再生苗表现高抗的品系有Y9740-5、Y9741-2、Y9747-13、Y9741-1;表现抗级的系有Y9738-8、Y9747-4、Y9747-10;表现中抗的有15个品系;持续抗性表现强的高抗品系中有Y9741-2,Y9747-13、Y9741-1,抗级品系中有Y9738-8。这些抗性品系的抗虫机制主要表现为拒虫性和抗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