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一、专门人才要适应需要,数量调控上宁紧勿松,要注重质量,讲求效益专门人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无疑至关重要。一提起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们容易想到的往往是数量不足。不少同志认为专门人才越多越好;中学毕业生的升学机会牵涉到千家万户,社会心理与舆论也容易倾向于加速高教的发展。怎样认识我国面临的专门人才问题,主要倾向是数量发展不够,还是质量参差不齐、结构失调和使用效益不高?不同的判断导致不同的发展战略思考。我们的看法是,在我国,当前的问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效益。——1987年底,我国已拥有包括高校毕业生743万、中专毕业生1180万,总计2200万的科类齐全、数量庞大的专门人才队伍。其中高校毕业生达到解放前(从清末到1947年)累计培养数的35倍,早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缺少专门人才的落后状况。如果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重点经济建设项目方面还得益于苏联专家帮助的话,我国60年代以来所依靠的就是我们自己培养的这批新的知识分子队伍,自力更生地发展了原子能、导弹、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