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93
作者
李娟
舒良树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板块俯冲; 构造演化; 中、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发育在大陆内部古生宙—元古宙基底之上 ,出现在中生代火山岩带的后缘 ,经历了晚侏罗世地幔上隆、陆壳坳陷 ,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上涌、引张裂陷 ,晚白垩世盆地挤压、构造反转和新生代较小幅度伸展断陷多阶段的构造演化 .研究表明 ,发生在松辽盆地的从岩石圈伸展减薄到挤压增厚再到拉伸的复杂动力学演化过程是中生代伊泽奈崎大洋岩石圈朝东亚陆缘俯冲—碰撞作用的结果 ,松辽盆地的形成演化与洋壳运动方向、俯冲角度、俯冲速率的变化、俯冲带位置的迁移、大陆内部对洋壳消减作用的响应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Tectonics of the Kyushu-Ryukyu arc as evidenced from seismicity and focal mechanism of shallow to 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s .2 Shiono K,Mikumo T,Ishikawa Y. J. Phys. Earth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