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三江平原大规模农业开发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刘红玉
张世奎
李兆富
吕宪国
杨青
刘红玉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 三江平原; 湿地; 湿地丧失; 沼泽; 水禽; 自然保护区; 禁伐禁猎区; 洪泛平原; 破碎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小三江平原(SSP)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湿地分布区域。作为无数水禽、鱼类和植物的家园,小三江平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50多年的农业开发活动导致的湿地丧失和破碎化对湿地群落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影响。利用GIS对该区1950~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表明,73.6%的湿地丧失。土地利用变化的后果包括:①随着自然湿地丧失和破碎化以及生态系统退化,水禽和植物物种呈快速下降趋势;②多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湿地水位的巨大变化;③排灌渠系和防洪堤的建设干扰了洪泛平原的动态变化;④日益减少的洪泛平原面积导致洪峰流量和径流的增加。本文重点研究上述这些变化如何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重要湿地物种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8+361 +3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THE USSURI /WUSULI RIVER BASIN[J]. LIU Hong yu , LU Xian guo, WANG Chang k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hangchun 130021,P.R.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0(03)
[2]   丹顶鹤的繁殖生态 [J].
冯科民 ;
李金录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86, (03)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