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洲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

被引:9
作者
李纯厚
林钦
蔡文贵
贾晓平
甘居利
王增焕
戴明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考洲洋;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2.7 [藻类资源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科学评价考洲洋海洋生态养殖示范区的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1999年2月和8月对该湾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浮游植物188种,分属硅藻142种、甲藻22种、蓝藻5种、绿藻18种和裸藻1种共5大门类,硅藻是主要优势类群。种类组成以淡水、咸淡水的沿岸性种类为主,其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动特征与调查海域海水盐度变动规律趋势一致。枯水期优势种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优势种为翼根管藻纤细变型、洛氏角毛藻和奇异菱形藻;丰水期优势种较为单一,大片海域均以中肋骨条藻和热带骨条藻为主要优势种,优势指数平均达95.8%,湾西北部海域则以银灰平列藻和中肋骨条藻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示明显的季节和区域差异,呈现枯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西北部明显高于东南部趋势。浮游植物密度以丰水期明显高于枯水期,东南部海域明显高于西北部海域;丰水期平均密度达到26471.3×104ind·m-3,是枯水期的66.2倍;平面分布的季节变化显示明显差异,枯水期以东北部的吉隆河口和东南入海水道数量较高,而丰水期则表现为明显的自西北部向东南部海域递增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乳山湾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 [J].
崔毅 ;
陈碧鹃 ;
马绍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935-938
[2]   杭州湾富营养化及浮游植物多样性问题的探讨 [J].
章守宇 ;
邵君波 ;
戴小杰 .
水产学报, 2001, (06) :512-517
[3]   2000~2001年柘林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的周年调查 [J].
周凯 ;
黄长江 ;
姜胜 ;
黄文魁 ;
董巧香 .
生态学报, 2002, (05) :688-698
[4]   考洲洋化学耗氧量(COD)的含量特征 [J].
杨美兰 ;
林钦 ;
甘居利 ;
王小平 ;
王增焕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 (04) :27-31
[5]   考洲洋海水营养盐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J].
甘居利 ;
林钦 ;
李纯厚 ;
黄洪辉 ;
贾晓平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 (06) :32-37
[6]   考洲洋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分析 [J].
甘居利 ;
林钦 ;
李纯厚 ;
王增焕 ;
贾晓平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242-246
[7]   考洲洋底质中硫化物的含量与分布 [J].
杨美兰 ;
林钦 ;
甘居利 ;
王小平 ;
王增焕 ;
吕晓瑜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 (03) :47-51
[8]   粤东沿海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J].
李纯厚 ;
贾晓平 ;
林钦 ;
蔡文贵 ;
甘居利 ;
王增焕 ;
高东阳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 (01) :24-29
[9]   厦门岛周围海域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林更铭 ;
杨清良 ;
林金美 .
海洋通报, 1993, (06)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