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资本及产业结构变动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分析

被引:1
作者
徐向艺 [1 ]
徐英吉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2]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本投入; 劳动投入;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07.06.038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我国1953年到2004年的资本、劳动、产业结构变动等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计量分析了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得到许多重要结论:(1)在我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整体上是最高的,也相对稳定。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波动较大,特别是随时间的推移,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仍有下降趋势。同时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超过了50%,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仍为外延型的;从长期来看,两者的贡献率之和有下降趋势。(2)产业结构的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从1991年开始,产业结构变动贡献率已经超过劳动投入贡献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上升趋势:且二者之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逐渐上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 [J].
何枫 ;
陈荣 ;
何林 .
经济学家, 2003, (05) :29-35
[2]   改革时期中国总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 [J].
宋海岩 ;
刘淄楠 ;
蒋萍 ;
吴桂英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1) :44-56
[3]   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转变 [J].
沈坤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09) :46-50
[4]   生产率、投资及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 [J].
朱运法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 (08) :3-8
[5]   我国资产的估算 [J].
贺菊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2, (08) :24-27
[6]  
计量经济学[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王文博编著, 2004
[7]  
总供需平衡统计研究[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曾五一 著, 1994
[8]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SOLOW, RM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 (03) :312-320
[9]  
A Contribution to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Solow, R. Quarterly Journal .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