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分析

被引:23
作者
徐佩
王玉宽
杨金凤
彭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汶川地震灾区; 生物多样性; 热点地区; 空间相关分析; 指示物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汶川地震灾区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主要分布区,被保护国际认定的25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需要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指导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选取物种生境质量、植被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生境质量采用InVEST生物多样性模型计算,然后利用空间相关分析中G系数进行热点地区分析,探测出灾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并在此基础上与现有保护区分布、物种生境分布以及Marxan模型计算出的优先区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热点区范围涉及到现有76%的保护区,且保护区内的热点区面积达到灾区所有保护区面积的55%;在选取的69个指示物种中有60个物种位于热点区的生境面积占这些物种在灾区的总生境面积的50%以上,有32个物种在80%左右,热点区内的所有指示物种生境总面积占整个灾区指示物种生境总面积的70%以上。基于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得出的热点地区基本上与Marxan模型输出的优先保护区范围结果基本一致。但空间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划分克服了Marxan模型优先保护区分布过于离散,孤岛效应明显的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718 / 7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长江流域重要保护物种分布格局与优先区评价 [J].
徐卫华 ;
欧阳志云 ;
张路 ;
李智琦 ;
肖燚 ;
朱春全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3) :312-319
[2]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方法东北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保护空缺分析 [J].
栾晓峰 ;
黄维妮 ;
王秀磊 ;
刘敏超 ;
刘世荣 ;
吴波 ;
李迪强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144-150
[3]   生物多样性优先性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例 [J].
刘敏超 ;
李迪强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 (03) :110-115
[4]   中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评价标准探讨 [J].
王智 ;
蒋明康 ;
秦卫华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03) :93-96
[5]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对比研究 [J].
张松林 ;
张昆 .
统计研究, 2007, (07) :65-67
[6]   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和G系数对比研究 [J].
张松林 ;
张昆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93-97
[7]   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探讨结核病发病的空间分布模式 [J].
彭斌 ;
张鹰 ;
胡代玉 ;
罗奎 ;
王润华 .
中国卫生统计, 2007, (03) :229-231
[8]   空间自相关局部指标Moran指数和G系数研究 [J].
张松林 ;
张昆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03) :31-34
[9]   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J].
万本太 ;
徐海根 ;
丁晖 ;
刘志磊 ;
王捷 .
生物多样性, 2007, (01) :97-106
[10]   空间关联分析及其应用 [J].
沈绿珠 .
统计与决策, 2006, (08)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