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3
作者
刘建兴 [1 ]
许肃 [2 ]
机构
[1]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
[2]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中国; 金矿石; 资源消耗; 生态足迹; 资源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对中国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与环境压力作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2001年中国金矿石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究其原因,钢铁、木材和电力消耗是影响总量趋势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期内单位金矿石产出的生态资源消耗量呈现下降趋势,资源效率不断提高,资源开发规模效应显现;从结构上看,能源消费是金矿石生态足迹的重要来源,但与有色及钢铁等全行业最终产品相比,初级产品金矿石的能源足迹所占比重明显较低,矿山占用地和工业品携带能源足迹在金矿石足迹结构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不仅为矿产品生态足迹提供了计算框架及范式,也刻画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资源和生态付出的代价,或可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政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71 / 23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泥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J].
贺成龙 ;
吴建华 ;
刘文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549-3558
[2]   沈阳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综合环境压力 [J].
顾晓薇 ;
王忠鑫 ;
王青 ;
刘建兴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6) :885-888
[3]   黄金矿山节约资源能源与减排 [J].
宋玉国 ;
巩春龙 ;
郭树林 ;
王海东 ;
李哲浩 .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9, (01) :35-37
[4]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陶金 ;
付梅臣 ;
田迪 ;
华蓉 ;
张建军 .
中国矿业, 2009, 18 (02) :44-47
[5]   中国钢铁行业的生态足迹 [J].
于宏民 ;
王青 ;
俞雪飞 ;
刘建兴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897-900
[6]   中国金矿资源采矿过程中的隐藏流分析 [J].
瞿泓滢 ;
葛振华 ;
肖荣阁 .
中国矿业, 2007, (12) :51-54
[7]   采煤业生态足迹及地区间的差异 [J].
金丹 ;
卞正富 .
煤炭学报, 2007, (03) :225-229
[8]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生态占用研究 [J].
刘建兴 ;
王青 ;
孙鹏 ;
顾晓薇 ;
李广军 .
资源科学, 2007, (01) :155-159
[9]   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及其技术体系 [J].
钱鸣高 ;
缪协兴 ;
许家林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1) :1-5
[10]   我国矿山无废开采的现状 [J].
黄志伟 ;
古德生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2, (04) :9-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