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与煤炭能源比重检验分析

被引:15
作者
刘广为 [1 ]
赵涛 [1 ]
米国芳 [1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 内蒙古财经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
基金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DDEPM; 煤炭能源比重; VAR; 脉冲响应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426.21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05 ; 020106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动态进行系统论述,随后对碳排放强度的预测研究现状做出整体概述。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年-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和GDP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和GDP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降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巨大。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现状,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从煤炭能源消耗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随后整合碳排放强度、煤炭消耗比重的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将其整合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处理,其结果与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比重实际数据的向量自回归进行比较,得出了两组模型结论的一致性,从变化规律的角度检验DDEPM预测的准确度;最后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碳排放相度与煤炭消耗比重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 [J].
潘雄锋 ;
舒涛 ;
徐大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5) :101-105
[2]   中国能源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效应——基于VAR模型和SVAR模型的检验 [J].
张欢 ;
成金华 .
资源科学, 2011, 33 (05) :806-813
[3]   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 [J].
刘朝 ;
赵涛 .
资源科学, 2011, 33 (05) :844-850
[4]   中国区域低碳发展的情景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刘慧 ;
张永亮 ;
毕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10-18
[5]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节能潜力和碳排放预测 [J].
刘建翠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40-646
[6]   中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检验与分析 [J].
王亚菲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25-30
[7]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 [J].
李陶 ;
陈林菊 ;
范英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54-60
[8]   线性回归模型参数变点的在线监测 [J].
陈占寿 ;
田铮 ;
丁明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30 (06) :1047-1054
[9]   基于离散指数函数优化的GM(1,1)模型 [J].
王正新 ;
党耀国 ;
刘思峰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 (02) :61-67
[10]   中国能源状况与发展对策分析 [J].
姚伟龙 ;
邢涛 .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6, (04) :187-193